教學設計

您的姓名:
您的部門:
1、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是( )。
2、“模仿教師做出魚躍前滾翻的動作?!边@一教學目的所對應的學習類型是( )。
3、奧蘇泊爾將一個人為了保持長者(如家長、教師等)的贊許或認可而表現(xiàn)出來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種需要稱為( )。
4、下列對教學目標的闡述正確的是( )。
5、奧蘇泊爾認為,影響學習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是( )。
6、現(xiàn)代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不包括( )。
7、科勒(Keller,J. 1987)提出ARCS模型,其中S代表( )。
8、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稱之為( )。
9、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已經(jīng)知道了“麻雀”、“烏鴉”、“燕子”等概念,再來學習“鳥類”這個新的總括性概念。該行為屬于( )。
10、某學生在記憶陳勝、吳廣在公元前209年領導農(nóng)民起義這個歷史年代時,想象陳勝、吳廣領(諧音零)導900農(nóng)民起義,“兩人領900人”這個觀念與“209”建立了聯(lián)系,這個歷史年代便牢牢記住了,這是屬于( )。
11、根據(jù)某人會做什么推知某人所具有的知識,被稱為( )。
12、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的提出者是( )。
13、下列教學目的表述中,說法符合教學目的寫作原則的是( )。
14、“寫出原子序數(shù)1到20號元素的元素符號和名稱?!边@一教學目的屬于何種學習類型的教學目的。( )
15、“小學二年級學生自學,一節(jié)課掌握所學的5個生字。”這個目標缺少什么?( )
16、“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十分鐘內閱讀完教師提供的一篇1000字的文章,并說出文章結構和段落大意?!边@個目標缺少什么?( )
17、下列因素不是引發(fā)對媒體選擇和傳遞系統(tǒng)的修改的是( )。
18、媒體只能當它們有效地傳載了教學策略的學習成分時才有用。
19、柏恩提出了人格結構的PAC理論,他認為只有A型人格結構的教師才有可能靈活地駕馭課堂。
20、解決問題的弱方法具有普適性。
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